一個轉身變成刑事罪|肇事逃逸怎麼辦?律師告訴你什麼是肇事逃逸、刑責重嗎、能和解嗎?
【文章:高雄律師 | 謹禾法律事務所】
一個轉身變成刑事罪|肇事逃逸怎麼辦?律師告訴你什麼是肇事逃逸、刑責重嗎、能和解嗎?
你是否曾經在停車或倒車時,不小心擦到別人的車,心裡想著「沒關係,沒人看到就算了」?或者曾經在路上遇到小擦撞,擔心被波及而選擇直接開走?你可能不知道,這一個瞬間的選擇,可能會讓你從普通駕駛變成刑事被告。
肇事逃逸不只是交通事故,它涉及刑事責任、行政罰則、駕照處分,甚至可能影響你的生活和工作。
肇事逃逸看似簡單,但一旦違法,後果可能遠超你想像。
什麼是肇事逃逸?肇事逃逸刑責重嗎?
肇事逃逸,是指駕駛人在交通事故發生後,未依法律規定停車、報警、協助救護,或故意離開現場,企圖逃避責任的行為。
很多人誤以為肇事逃逸必須有人受傷或死亡才算,但事實上,只要你離開事故現場、未依法處置,就可能違法。
法律上有明確規定,即便沒有造成傷亡,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也可能被處罰並吊扣駕照1個月至3個月。
但如果是造成他人受傷,肇事逃逸的刑事責任依照刑法規定,最重可判5年有期徒刑;如果造成重傷或死亡,刑期可達7年。若有人受傷,行政上處罰是直接吊銷駕照,但如果嚴重到重傷或死亡,不僅會被吊銷駕照,且不得再考領。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 62 條(節錄)
汽車駕駛人駕駛汽車肇事,無人受傷或死亡而未依規定處置者,處新臺幣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鍰;逃逸者,並吊扣其駕駛執照一個月至三個月。
汽車駕駛人駕駛汽車肇事致人受傷或死亡者,應即採取救護措施及依規定處置,並通知警察機關處理,不得任意移動肇事汽車及現場痕跡證據,違反者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上九千元以下罰鍰。但肇事致人受傷案件當事人均同意時,應將肇事汽車標繪後,移置不妨礙交通之處所。
前項駕駛人肇事致人受傷而逃逸者,吊銷其駕駛執照;致人重傷或死亡而逃逸者,吊銷其駕駛執照,並不得再考領。
刑法第 185-4 條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傷害而逃逸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於死或重傷而逃逸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項之罪,駕駛人於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傷係無過失者,減輕或免除其刑。
車禍沒人受傷算肇事逃逸嗎
很多人誤以為「只撞到車子沒有受傷就沒事」,但其實只要逃離事故現場,就可能構成肇事逃逸的行政違規行為。
無人受傷的情況下,通常不構成刑法肇事逃逸罪,但仍可能受行政罰,像是罰款、吊扣駕照。無人受傷並不代表可以不用處理事故,留在現場、報警、協助對方才是合法又安全的做法。
這也是為什麼即便車禍沒有傷亡,留在現場協助處理事故和報警仍然非常重要,這能避免自己後續面臨法律風險。
肇事逃逸算公共危險罪嗎
肇事逃逸,是刑法公共危險罪章下的一種罪責,因此廣義的來說,也算是一種公共危險。
公共危險罪不只是肇事逃逸,包含酒駕、毒駕或危險駕駛行為,直接危害公共安全。
肇事逃逸罪則專門針對交通事故發生後逃離現場的行為,即便事故原因本身不是違法行為,只要逃避現場處理,就可能構成罪責。
如果肇事時同時有酒駕或其他危險駕駛行為,可能會同時成立肇事逃逸罪和不能安全駕駛罪,這時法院會綜合判刑。
肇事逃逸的刑事責任
肇事逃逸的刑事責任依刑法第185條之4規定,根據事故造成的結果有所不同:
1. 致人死亡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2. 致人重傷者: 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3. 致一般傷害者: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除了刑事責任外,還可能伴隨行政處分,例如吊扣駕照、吊銷駕照,甚至未來不得再重新考取駕照。
因此,肇事逃逸無論傷亡大小,都可能帶來嚴重法律後果。
肇事逃逸責任歸屬該如何認定
肇事逃逸的責任歸屬,主要看三個方面:
1. 事故是否確實發生
2. 駕駛人是否知道或應該知道有人受傷
3. 是否有逃離現場或未盡救助義務
法院與地檢署通常會從這三個角度來判斷肇事者是否成立肇事逃逸罪。即便責任不完全在你,也不能因此離開現場,因為離開本身就是違法行為。
肇事逃逸一定是全責嗎
肇事逃逸,與交通事故的過失傷害罪或民事責任,是兩回事。
刑事上的肇事逃逸罪只關注逃離行為本身,而民事賠償則會考量過失比例,來決定事故責任比例。
因此你可能在刑事上有罪,但民事賠償可依比例減輕。
所以逃離現場的行為不會因為沒有過失而合法,但如果車禍發生的責任完全不在你,法院可以審酌減輕肇事逃逸罪或免除刑責。
吊扣駕照與吊銷駕照的差別
吊扣是暫時收回駕照,期限到可恢復;吊銷則是駕照作廢,需要重新考照。
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
• 若無人受傷的肇事逃逸,會吊扣駕駛執照1個月至3個月
• 若有人受傷的肇事逃逸,則會被吊銷駕照。
• 若有人受重傷或死亡的肇事逃逸,則會被吊銷駕照,且不得再考領
所以肇事逃逸後駕駛人,駕照處分的嚴重程度依事故結果而不同。
無過失責任的駕駛人也會成立肇事逃逸罪嗎
即便你沒有過失,只要逃離事故現場,仍可能成立肇事逃逸罪。
重點在於事故發生後是否盡到報警、救助義務。
法院實務中,只要知道或應該知道有人受傷而未停車協助,即便不是過失責任的一方,也會被判肇事逃逸罪,至多是減輕或免除刑責
非故意肇事逃逸算嗎
法律不看你是否故意撞人,而看你是否故意逃離現場。即使事故是無心發生,只要你明知有人受傷而離開現場,就構成刑事罪。
因為這個罪的關鍵,是希望當有人車禍受傷,能確實得到救助的機會。
相對地,如果你真的不知道事故發生,或者無法得知對方受傷,則可能無罪。
被撞卻被告肇事逃逸的情況
有些駕駛人明明是被撞,卻因情緒激動直接開走,結果被控肇事逃逸。原因是法律要求,事故發生後雙方都應停車、報警和協助處理。逃離現場的行為本身,就可能構成違法,不論事故責任大小。
肇事逃逸是公訴罪,可以撤告嗎
肇事逃逸屬於「非告訴乃論之罪」,也就是俗稱的公訴罪,即便被害人願意撤告,檢察官仍可能會依法起訴,但和解仍是重要的,這是將可能被起訴的情況,爭取到緩起訴的機會。
和解只能影響法院量刑的輕重,無法讓案件消失。這也是為什麼「私下解決就沒事」的觀念是錯誤的。
肇事逃逸初犯會怎樣
初犯且爭取被害人原諒,檢察官通常會從輕處理,可能給予緩起訴,或在法院審理時爭取易科罰金或緩刑。
但如果伴隨酒駕或重傷死亡,仍會判刑,即使是初犯,也難以爭取較輕的處分。
肇事逃逸可以私下和解嗎
可以和解,但時機與態度很重要。和解雖不會自動撤銷刑事追訴,但會影響檢察官是否給予不起訴或緩起訴。
若誠心賠償、對方願意原諒和解後,對緩刑或緩起訴都很有幫助。
肇事者能否獲得檢察官的緩起訴
若無酒駕、初犯、態度良好且主動賠償並爭取被害人原諒,檢察官是可能給予緩起訴。
緩起訴表示案件暫時不起訴,觀察期滿後,案件就會消失,不會留下案底。緩起訴是法律給肇逃者誠摯認錯的緩衝結果。
遇上車禍肇事逃逸我該怎麼辦
如果你是肇逃者,建議立即回到現場或報警自首,協助救護,並委任律師爭取緩起訴或緩刑。
如果你是被肇逃者,要立即報警,蒐集證據,保留醫療單據,並提出刑事告訴。
別讓逃避成為最嚴重的錯誤
肇事逃逸案件多數是因為一時慌張而發生,但法律不原諒逃避行為。最重要的是事故發生後要停車、報警、協助,這不僅是法律要求,也能保障自己與他人的安全。開車在路上,意外難免,但正確的處理方式,能避免一個轉身讓自己從駕駛變被告的悲劇。
相關文章解析車禍肇責3大文件:初判表、鑑定意見、覆議意見1、2、3,道路事故判責一次搞懂車禍必看:究竟誰的錯?車禍如何知道肇責比例? | 車禍初判表與車禍鑑定報告一次解析!發生車禍可以要求什麼賠償?車禍損害賠償全攻略!17項車禍求償項目一覽每天開車騎車必看!車禍3大法律責任揭密,快速一次了解!什麼是「告訴乃論」?有哪些常見告訴乃論罪名?
其他文章民事訴訟費用報你知:從裁判費到強制執行程序費用,一文搞懂!|訴訟有哪些費用?強制執行有哪些費用?訴訟要花錢嗎?訴訟要花哪些錢?訴訟一定要請律師嗎? 訴訟前的評估重點有哪些?謹禾法律事務所【法律諮詢】介紹卡到刑事官司,想洽詢律師,該怎麼開始? |委託律師指南助您應對刑事訴訟挑戰!謹禾法律事務所|Google 真實評價公開,專業律師的服務紀錄
加入謹禾法律事務所LINE官方帳號,立即預約諮詢
了解更多付費諮詢說明 https://posts.gle/ywPC5a
謹禾法律事務所
高雄市左營區博愛四路6號12樓(07)973-5389